工业制造自动化改造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,其核心在于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,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提高产品质量,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近年来,随着
大数据、
云计算、
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,工业制造自动化改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变革的重要力量。
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升级的破题之举,正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,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加快
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,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”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也明确指出,“发展工业互联网,推进智能制造”。这反映出,智能制造正日益成为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。
在智能制造的推动下,工业制造自动化改造的效果已经显现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自动化改造年均促使企业运行效率升幅保持九个百分点。这一数据表明,自动化改造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。例如,广东某电子产品制造工厂在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后,生产效率提升了30%,单班产量从原来的1000件增加到1300件。类似的数据还有很多,如某
汽车制造企业在进行自动化改造后,生产效率提高了50%以上。
自动化改造不仅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效果显著,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通过减少人工操作,企业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。同时,自动化设备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费。例如,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在实施智能化改造后,产品良品率由86%提高到99%,年度检修工作任务减少了35%,检修经费节约870万元。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自动化改造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[9](。
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是装备,工业
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装备,已成为当下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、争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战场。数据显示,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中国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、168个行业中类,中国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2022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.3万套,同比增长超过20%,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%。这些数据表明,工业机器人在推动自动化改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[2]。
随着新兴科技加速拥抱千行百业,智能制造正在多领域多场景落地开花。在汽车制造领域,通过引入机器人、
物联网等技术,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改造,降低了生产成本;在
电子信息领域,通过引入智能工厂、工业互联网等技术,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、数据分析和优化调整;在
生物医药领域,通过引入基因编辑、生物打印等技术,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个性化定制。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智能制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成效[2]。